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二硫化物,也称作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二硫化物,分子式为C18H42O6S2Si2,是一种多硫硅烷偶联剂,即硅烷偶联剂Si-75,其外观为淡黄色透明液体状,略带乙醇气味,易溶于乙醇、丙酮、甲苯等多种有机溶剂,由碱金属多硫化物与卤烃基烷基硅烷反应制得。
硅烷偶联剂主要应用在表面处理、填料改性、材料粘接强度增强等方面。在填料改性方面,硅烷偶联剂可以改善无机填料性能以及无机填料与塑料、橡胶之间的相容性,进而提高塑料、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在轮胎制造领域,通常采用含硫硅烷偶联剂来生产高性能橡胶,特别是多硫硅烷偶联剂应用较多。多硫硅烷偶联剂主要包括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二硫化物、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等。
在多硫硅烷偶联剂中,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即硅烷偶联剂Si-69较为常见,其硫化性能强,可以明显提升橡胶的拉伸强度、耐磨性、抗疲劳性,能够用来制造高性能轮胎。但硅烷偶联剂Si-69成本较高,且需要严格控制橡胶硫化温度与时间,工艺控制要求高。
与硅烷偶联剂Si-69相比,硅烷偶联剂Si-75硫含量相对较低,水解活性较低,稳定性更高,可以应用在性价比高、加工稳定性要求高的轮胎制造领域,以及制造输送带用厚壁橡胶制品等,其自身成本较低,使用过程中硫释放量较少,环保性较好,但制造得到的橡胶力学性能略低。
硅烷偶联剂Si-75可以用于天然橡胶(NR)、丁苯橡胶(SBR)、丁腈橡胶(NBR)、异戊二烯橡胶(IR)、三元乙丙橡胶(EPDM)等制造领域。受益于汽车、工业、建材等产业发展,2019年以来我国橡胶产量不断增长,需求量略有波动,但整体呈现上升态势。2024年,我国天然橡胶市场占比18%,合成橡胶市场占比82%。在此背景下,硅烷偶联剂Si-75拥有良好发展空间。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在我国,硅烷偶联剂Si-75生产商主要有南京曙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江西宏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江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艾科普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西晨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