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密度聚乙烯(FDPE),为各密度聚乙烯的泛称,包含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等。全密度聚乙烯具备耐化学腐蚀、密度可调、绿色环保等优势,在管材、薄膜以及零部件制造过程中应用较多。
全密度聚乙烯制备方法众多,主要包括气相法、溶液法以及淤浆法三种。气相法可细分为Innovene法、Spherilene法、Borealis法以及Unipol法等,为全密度聚乙烯主流制备方法,具备技术成熟度高、运行成本低、绿色环保等优势;溶液法包括Sclair法和Dowlex法,具备生产效率高、对原材料要求低等优势,但其运行成本较高;淤浆法具备能耗低、成品收率高等优势,适合进行连续化生产。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5-2030年中国全密度聚乙烯(FDPE)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1-己烯和1-丁烯为生产全密度聚乙烯的主要原材料,其中1-己烯可用于生产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以及高密度聚乙烯。在行业发展初期,受技术壁垒高、生产成本高等因素限制,我国高端1-己烯高度依赖进口。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支持以及本土企业持续发力,我国高端1-己烯市场国产化进程不断加快,这将为全密度聚乙烯行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全球全密度聚乙烯市场主要参与者包括德国巴斯夫股份公司(BASF)、德国巴赛尔公司(Basell)、英国石油公司(BP)、美国联碳公司(Univation)、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Exxon Mobil)、美国Monell公司以及美国陶氏化学公司(DOW)等。美国联碳公司为全球较早采用气相法制备全密度聚乙烯的企业,其产品销量长期位居行业领先。
在本土方面,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成为全密度聚乙烯生产大国,产能持续扩张,产量不断增长。我国已建成全密度聚乙烯装置的企业包括沈阳化工、兰州石化、蓝海新材、广东石化、广西石化以及茂名石化等。兰州石化正在积极推进乙烷制乙烯项目建设,达产后其全密度聚乙烯年产能将达到40万吨。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全密度聚乙烯应用范围较广,行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受益于技术进步,我国全密度聚乙烯产能持续扩张。在行业发展初期,我国高端全密度聚乙烯进口依赖度较高。近年来,伴随本土企业持续发力以及国家政策支持,我国国产全密度聚乙烯市场占比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