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化工 > 聚焦 >

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背景下 负碳聚酯纤维(负碳PET纤维)行业前景广阔

2025-02-18 16:26      责任编辑:周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背景下 负碳聚酯纤维(负碳PET纤维)行业前景广阔

  负碳聚酯纤维,也称负碳PET纤维、负碳涤纶,是以二氧化碳为主要原料制备得到的化学纤维,其技术工艺符合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要求。
 
  聚酯纤维,商品名涤纶,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材料纺丝制得,也称PET纤维,具有优良的强度、弹性、抗皱、抗磨损、耐酸碱等性能,在纺织服装领域应用广泛。我国聚酯产业蓬勃发展,2020年以来聚酯纤维产能持续扩张,2025年,国内聚酯纤维(包括涤纶长丝、涤纶短纤)计划新增产能超过300万吨。
 
  聚酯制备通常以对苯二甲酸(PTA)、乙二醇(EG)为原料经缩聚制得,原料来源于石油,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开采与使用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我国是纺织工业大国,聚酯纤维产销量大,为应对能源危机、调整能源结构,纤维行业不断探索绿色清洁生产工艺,负碳聚酯纤维因此受到关注。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负碳聚酯纤维(负碳PET纤维)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负碳聚酯纤维制备是以捕集得到的工业副产物二氧化碳为原料,处理后与氢气反应制备甲醇,再采用碳碳偶联法制备乙二醇,以乙二醇为材料,与对苯二甲酸进行反应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一吨负碳聚酯纤维制备可以消耗超过300kg二氧化碳,在合理利用二氧化碳、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7月,我国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发布“2024纤维领域十大新兴技术”,将负碳纤维列入,其中包括负碳PET、负碳乙二醇(纤维原料)。负碳纤维已经成为纺织工业节能、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负碳聚酯纤维行业拥有广阔发展前景。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2023年9月,我国盛虹石化集团有限公司10万吨/年二氧化碳制绿色甲醇装置投产,目前公司已经建成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绿色甲醇-新能源材料产业链,并规划建设了年产3万吨负碳聚酯纤维产能,其捕集工业副产物二氧化碳,制备纤维级乙二醇,经酯化、缩聚、熔体复合纺丝产出聚酯纤维,用于纺织服装领域。
 
  在海外,日本的三菱、高化学、千代田、富山大学等多个企业与机构共同研发出二氧化碳合成对二甲苯(PX)技术,于2023年成功试产负碳聚酯纤维。总的来看,纺织服装工业碳排放量高,而纤维行业是源头,为实现碳中和目标,负碳聚酯纤维技术开发受到关注。
 
关键字: 负碳纤维 负碳聚酯纤维 负碳PET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