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均衡芯片,指通过能量转移机制解决串联电池组中单体电池电压差异问题的组件,主要安装于电池管理系统(BMS)中。主动均衡芯片具备能量转移效率高、可有效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均衡速度快等优势,在储能系统、消费电子以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应用较多。
按照储能元器件以及能量转移路径不同,主动均衡芯片可分为电感式主动均衡芯片、电容式主动均衡芯片以及DC/DC变换器式主动均衡芯片三种类型。电感式主动均衡芯片基于电感储能原理实现能量双向转移,可细分为单电感式主动均衡芯片以及多电感式主动均衡芯片。未来随着细分产品应用需求增长,我国主动均衡芯片行业景气度有望提升。
主动均衡芯片为电池管理系统(BMS)核心组件,能够实现锂离子电池的电量均衡。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以及消费电子行业发展速度加快,我国锂离子电池产量不断增长。据国家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1-4月,我国锂离子电池总产量超过473GWh,同比增长68%。未来伴随下游行业发展速度加快,主动均衡芯片应用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5-2030年主动均衡芯片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电池均衡芯片主要包括主动均衡芯片以及被动均衡芯片两种类型。被动均衡芯片具备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技术成熟度高以及适用范围广等优势,为电池均衡芯片市场主流产品。与被动均衡芯片相比,主动均衡芯片具备高效节能优势,未来随着技术发展成熟,其市场占比有望提升。
我国主动均衡芯片主要生产企业包括协能科技、钰泰半导体、英集芯科技等。协能科技为我国首家具备主动均衡芯片自主研发及生产实力的企业,鲁能智能、国网省电力、天合储能等为其主要客户。目前,协能科技已开发出第三代主动均衡芯片,产品具备体积小、集成度高、均衡能力强等优势,产品已在大型储能、数据中心等场景获得应用。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主动均衡芯片综合性能优良,应用前景较好。受益于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速度加快,主动均衡芯片市场空间有望扩展。目前,我国已有多家企业布局主动均衡芯片行业研发及生产赛道,未来随着技术进步,高质量将成为其行业发展主要方向。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