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电子电气 > 聚焦 >

空间行波管技术壁垒高 我国具备自主研发生产实力

2023-10-16 16:00      责任编辑:周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空间行波管技术壁垒高 我国具备自主研发生产实力

  由于应用在太空环境中,空间行波管需要具备强辐照耐受能力高、真空环境适应性强、工作效率高、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等特点。空间行波管研制难度大、技术壁垒高,全球范围内研发机构及生产企业数量少,早期我国市场需求依靠进口,供应稳定性受国际形势影响大。
 
  空间行波管是空间飞行器载荷的核心器件,功能是放大传输信号,主要应用在航天、通信、遥感、导航等领域,作用是保证地面站成功接收信号,目的是保障航天系统稳定运行。
 
  行波管的功能是放大微波信号,按照功能来看,主要产品有脉冲行波管、多模行波管、调相行波管、空间行波管等。其中,空间行波管是空间应用领域的专用产品,是空间飞行器微波系统的核心组件,技术含量高。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空间行波管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我国航天产业发展迅速,为避免被卡脖子,空间行波管自主研发力度不断加大。中国电科12所是我国率先接受Ka波段空间行波管研制任务的科研机构,目前相关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神舟飞船等各类航天系统中。2022年7月,四维高景二号01、02卫星发射成功,中国电科12所研制的空间行波管总计在轨数量已经超过200只。我国空间行波管研制机构还有中国科学院电子所。
 
  我国空间行波管生产商数量少,代表性企业是成都国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其产品可用于低轨卫星和通信领域,已有样品交付用户等待上星验证。2022年7月底,山东微波电真空技术有限公司建设的我国首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空间行波管自动化生产线通过验收,产能为200只/年。
 
  低轨卫星是最具应用潜力的卫星移动通信技术,拥有延时短、损耗小、易于发射、成本较低等优点,多条轨道上的多个卫星可以组成低轨道卫星系统,能够应用于军事与民用领域,在重大自然灾害应急救援、维和、科学考察等保障通信领域以及远海/高纬度地区通信需求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十四五”期间,预计我国将发射万颗左右低轨卫星,每颗卫星大约需要3-5只空间行波管。山东微波电真空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空间行波管单只市场售价在180-200万元之间。按照最少需求、最低价格来计算,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空间行波管销售规模将达到540亿元,行业发展空间大。
 
关键字: 行波管 空间行波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