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线束是汽车能源、各种信号运输的载体,主要是将汽车电子电器执行单元控制单元、电子电器执行单元、中央控制部件等连接在一起,共同构成汽车的电控系统。汽车线束在汽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又被称为汽车的血管和神经系统。根据汽车线束的应用部位不同,汽车线束大致可分为仪表板线束、底盘线束、车身总成线束、发动机线束、门线束等;根据压力大小不同,汽车线束可分为高压线束、低压线束等。其中,传统燃油汽车多使用低压线束,新能源汽车多使用高压线束。
目前,我国汽车线束产业链已经基本形成。产业链上游为零部件行业,主要为护套、端子、导线线材、扎带、继电器等零部件;中游主要为汽车线束的生产行业,负责汽车线束的生产、制造环节;下游主要面向应用领域,多拥有整车生产以及汽车维修等领域。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3-2028年中国汽车线束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规避建议报告》显示,近几年,我国工业制造水平逐渐提高,汽车生产技术不断进步,生产成本逐渐下降,汽车价格逐渐被消费者接受。再加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逐渐提高,消费能力逐渐增长,汽车逐渐成为居民出现的代步工具之一,产销量逐不断提高。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324.8万辆和1323.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了9.3%和9.8%。汽车线束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也随之逐渐增长。在此背景下,我国汽车线束市场规模逐渐扩大。2022年,我国汽车线束市场规模为682.17亿元,同比增长了8.6%。
现阶段,我国汽车线束市场参与者众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国外汽车线束企业主要有矢崎、住友电气、安波福、京信电子、比克希集团、裕罗、莱尼电气、李尔公司、藤仓、维联线束、科伯舒特、科络普集团等,国内汽车线束企业主要有沪光股份、金亭汽车线束、悠进电装、得润电子、天海汽车电子、长春住电、大地电气、双飞汽车电气等。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我国汽车线束市场仍被国外企业所主导,国内企业竞争力相对较弱。但近几年,我国汽车线束企业发展速度较快,自主研发能力逐渐增长,生产技术逐渐进步,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部分企业已经进入国际知名整车的供应链当中。再加上我国本土车企逐渐崛起,对国产汽车零件的采购率较高,这也为本土汽车线束企业的发展创造一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