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电子电气 > 聚焦 >

钠离子电池市场空间巨大 我国钠电池负极材料自给能力有望增强

2023-02-17 17:44      责任编辑:周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钠离子电池市场空间巨大 我国钠电池负极材料自给能力有望增强

  负极材料,是原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电势较低的一端,充电时进行还原反应,放电时进行氧化反应。钠电池负极材料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钠离子电池倍率性能、功率密度等,高性能钠电池负极材料是影响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钠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目前,钠电池负极材料主要包括碳基材料、过渡金属氧化物、合金材料、有机化合物等类型。其中,碳基材料又分为硬碳、软碳,凭借性能优秀、技术成熟、资源丰富、成本低等优点,成为钠电池负极材料主流技术路线。对比来看,硬碳负极材料储钠比容高,性能更为优越,是钠电池负极材料的首选解决方案。
 
  其他钠电池负极材料尚未实现商业化。过渡金属氧化物用作钠电池负极材料常见的是钛基材料,其还原电势较低,性质稳定,但比容量不高;合金材料理论比容量很高,还原电势低,但反应动力学性能较差,钠离子脱嵌前后体积变化大;有机化合物种类多样,但仍处于研究阶段。
 
  现阶段,锂离子电池是市场主流产品,但全球锂资源储量有限,随着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锂资源供应压力增大,价格不断上涨,不利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行业发展。钠离子电池以钠盐替代锂盐,钠资源储量丰富,产品原材料易得、成本较低,且温度适应范围宽、安全性高,可以与锂离子电池互补使用,应用在储能、低速电动汽车、电动两轮车等领域。
 
  预计到2025年,我国钠离子电池潜在市场需求量将达到200GWh,市场空间将达百亿元。在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中,钠电池负极材料产值占比达到15%以上,因此我国相关布局企业不断增多,主要有中科电气、中科海钠、杉杉股份、华阳股份、贝特瑞、佰思格等,其中多数企业开发硬碳负极材料,少数企业开发软碳负极材料。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钠电池负极材料技术壁垒较高,一直以来我国主要依靠进口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进口产品价格高昂,不利于我国钠离子电池行业发展,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多变背景下,核心关键技术必须自主掌握,才能避免被卡脖子,因此我国本土钠电池负极材料企业研究开发力度不断加大。现阶段,我国杉杉股份、佰思格等企业已经实现硬碳负极材料量产,未来我国钠电池负极材料自给能力有望不断增强。
 
关键字: 钠离子电池 钠电池负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