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电子电气 > 聚焦 >

钠离子电池距离大规模产业化仍需一段时间

2023-02-07 09:07      责任编辑:林雨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钠离子电池距离大规模产业化仍需一段时间
 
        钠离子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电池,主要依靠钠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与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相似。钠离子电池具有原材料资源丰富、制造成本相对较低、电池安全性更高、电池耐温性能更优越、电池快充能力强等优点。

        20世纪80年代,便已经有关于钠离子电池的相关研究出现,但是技术进展一直不是很理想。直到进入21世纪后,随着硬碳负极材料等新材料产品的出现,钠离子电池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新材料的出现使钠离子在容量和循环寿命方面有很大提升,并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2010年之后,在前期研究的支撑下,陆续有企业开始进入钠离子研究及产业化之中,根据新思界发布的《2023-2027年中国钠离子电池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未来发展前景研究报告》,目前全球的钠离子电池研究企业主要分布在欧洲、美国、日本、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如英国FARADION公司,美国Natron Energy公司,法国Tiamat、日本岸田化学、丰田、松下、三菱化学,中国中科海钠、宁德时代、钠创新能源、立方(钠方)、钠创新能源、鹏辉能源、众钠能源等公司。2020年9月,中科海钠的钠离子电池产品实现量产,该电池为全球首款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化钠离子电池,主要应用于5G基站、数据中心、电动自行车、储能等领域;2021年7月,宁德时代正式推出钠离子电池,电芯单体能量密度已经达到了160Wh/kg,为目前全球最高水平。

        钠离子电池的发展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目前主流的锂电子电池的关键原材料为锂、钴、镍等资源,而我国在这些资源上较为短缺,需要依赖进口,在当今不稳定的贸易环境下,进口依赖度高给国内新能源产业链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而钠离子电池的主要原材料钠元素资源丰富,且不受地域限制;二是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隐患一直都有存在,从手机、笔记本到电动汽车,均有锂离子电池发热甚至起火的事件发生,而钠离子电池在针刺、挤压、过充、过放等电池安全测试项目中均不起火、不爆炸,同时钠离子电池可以彻底放电,使其可以在“0V”的状态下被运输,降低电池运输的安全风险。因此,需要发展钠离子电池,并与锂离子电池形成互补,构建高效安全的新能源产业体系。

        但新思界产业分析师表示,钠离子电池的材料成本控制仍存在挑战,材料性能仍需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稳定性、良品率等仍需进一步验证及完善,距离大规模产业化仍需一段时间。
关键字: 钠离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