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电子电气 > 聚焦 >

精细金属掩模板FMM需求旺盛 我国市场进口替代空间巨大

2022-05-07 17:14      责任编辑:周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精细金属掩模板FMM需求旺盛 我国市场进口替代空间巨大

  精细金属掩模板(FMM),是应用在OLED蒸镀工艺中,用来沉积RGB有机物质形成像素的核心零部件。FMM是消耗性产品,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OLED的分辨率与良率。
 
  全球OLED产能持续扩大,中国、韩国是全球主要的OLED生产国。随着技术工艺不断进步,OLED细分产品AMOLED的性能不断提升,成本不断下降,竞争力不断增强,目前其应用领域涉及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电视、车载显示等方面,市场需求持续上升。在此背景下,中国、韩国面板厂商投资AMOLED的力度不断加大,AMOLED产能扩张推动了FMM需求持续增长,利好FMM行业发展。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十四五”期间中国精细金属掩模板(FMM)行业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FMM市场规模达到9.6亿美元,预计2022年将达到13.3亿美元,同比增速达到38.5%。受益于OLED行业发展,全球FMM市场需求旺盛。
 
  在FMM产业链中,上游包括Invar金属、刻蚀液、树脂等原材料供应商;中游是FMM生产商;下游是OLED制造商。从上游来看,Invar金属制备难度大,全球市场被日本日立金属(Hitachi Metals)所垄断,包括中国与韩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均不具备量产能力,这对我国FMM行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从中游来看,FMM生产过程复杂,需经过蚀刻、电铸、材料复合等多重工艺,且OLED分辨率越高,FMM制造难度越大。在全球范围内,日本DNP在FMM市场中处于垄断地位,可大批量供货,日本TOPPAN可小批量供货。2020年9月,韩国Wave Electronics宣布做好FMM量产准备,2022年3月,韩国Philoptics制造的FMM已经交由中国面板厂商进行测试。
 
  目前来看,全球FMM市场被日本企业所垄断,韩国FMM企业商业化步伐加快,但我国尚不具备FMM量产实力,需求依靠从日本进口,韩国实现FMM量产后,产品也将大量出口到我国。
 
  从下游来看,我国OLED产能规模大,AMOLED良率不断上升,性能与韩国企业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产能正在不断扩张,将拉动FMM需求持续快速增长。FMM是OLED生产所需的关键材料,国内无法量产,制约了OLED行业发展。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多变情况下,叠加我国正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我国OLED关键材料必须实现自主生产,FMM即包括在内。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在多重因素的推动下,我国进入FMM行业布局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包括联创光电、寰采星科技、浚颍光电、大富光电、奥莱电子等,研究步伐不断加快,已有企业进入试生产阶段。目前来看,我国FMM需求依旧依赖进口,但实现自主生产是必然趋势,未来能够率先实现FMM量产,并获得下游OLED厂商认可的企业将拥有巨大发展潜力。
 
关键字: 精细金属掩模板 F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