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电子电气 > 聚焦 >

混合型超级电容器能量密度大幅提高 研究成果转化是行业发展关键

2021-10-15 17:47      责任编辑:周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混合型超级电容器能量密度大幅提高 研究成果转化是行业发展关键

  超级电容器是同时具有电容器快速充放电特性以及二次电池储能特性的装置。混合型超级电容器是在超级电容器基础上进行改进得到的、能量密度进一步提高的新型电容器。
 
  超级电容器具有功率密度高、响应速度快、充放电速度快、循环寿命长、工作温度范围宽、可靠性高、绿色环保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在消费电子、电动汽车、轨道交通、电力系统、新能源发电、工业设备、军工装备等领域。但超级电容器具有能量密度较低的缺点,储电量较少,为满足日益提升的市场需求,超级电容器性能必须进一步提高,因此混合型超级电容器研发速度加快。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2025年混合型超级电容器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混合型超级电容器是采用不对称混合型电极。传统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为活性炭+活性炭,不对称混合型电极通常情况下一个电极采用活性炭,另一个电极采用金属氧化物、导电聚合物、石墨、氢氧化镍/羟基氧化铁、锰酸锂、钴酸锂、磷酸钛锂、三元材料等,可大幅提高电容器能量密度。
 
  超级电容器在较多领域具有不可或缺性,为提高其能量密度、满足日益提升的下游需求,在全球范围内,包括美国、俄罗斯、日本、中国等在内的多个国家均在研究混合型超级电容器。2015年以来,我国超级电容器市场呈现稳定增长态势,2020年市场规模约为148亿元。由此来看,混合型超级电容器实现规模化量产后,其需求有望快速扩大。
 
  我国混合型超级电容器研究成果不断增多。浙江师范大学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合作制备了多孔CoO/Co-Cu-S多级管状异质结构,与活性碳电极组成的混合型超级电容器能量密度得到提升。郑州大学物理学院在混合型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开发及其储能机理研究方面取得进展,优化后的Ni(HCO3)2/rGO复合纳米材料展现出较高的电容性能。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合作制备了一种高性能水系混合型超级电容器,设计了无定型CoMoO4/MnO2纳米线正极材料,提升了电容器能量密度。
 
  除研究成果外,我国企业在混合型超级电容器方面的布局也在不断深入,例如上海奥威科技、哈尔滨巨容新能源等已经开始批量生产,推动了混合型超级电容器商业化发展。但较多企业采用的技术由国外企业提供,未来我国混合型超级电容器企业要与研究机构合作,注重将研究成果产业化转化。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我国“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重点专项中,低成本混合型超级电容器关键技术被列入,有利于推动我国混合型超级电容器技术进一步提升,为混合型超级电容器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现阶段,我国混合型超级电容器行业发展的关键是将研究成果产业化转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关键字: 混合型超级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