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传感器主要是把被测量的光信号的变化,转换成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的一种以光电元件为检测元件的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具备精度高、反应快、非接触、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等多个优点,被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通信、可穿戴设备、LED、智能家居、智能农业等多个领域,应用较为广阔,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光电子已成为工业制造、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进而促使光电传感器行业的快速发展,在2019年全球光传感器市场规模为14.8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2.6亿美元,在2020-2025年预测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7.3%。
当前我国已成为光电传感器制造大国,但却并非为光电传感器制造强国。我国光电传感器生产技术较为低端,目前企业多为OEM生产模式,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在全球市场中缺少竞争力。海外企业拥有高端生产技术,其产品稳定性较高,市场竞争能力较高,代表企业有AMSAG、AvagoTechnologiesInc、夏普公司、Stmicroelectronics NV、Vishay Intertechnology,Inc、苹果、伊兰微电子公司、光大电子公司、美信半导体、三星电子、Sitronix、ROHM、ADI、Molex、Monnit、Kingbright、SiliconLaboratories、Innovacom等等。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0-2024年光传感器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从市场需求方面,近几年得益于国内汽车、物流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光电传感器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到2019年已达到36.8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58.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2%左右。未来随着我国可穿戴设备、智能交通、智能工业等领域的发展,中国光电传感器行业迎来新的增长期。
我国工业近几年面临着产业升级的问题,2015年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政策,要求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受益于政策的推动,我国光电传感器行业也得到一定发展,产生了欧菲光、奥普光电、理工光科等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企业,国产企业市场占比不断提升。
新思界
产业分析人士表示,伴随着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我国物流、汽车、家居、LED、航空航天、军事等多个领域处于转型升级、快速发展阶段,为光电传感器行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机遇。在生产方面,我国光电传感器生产企业多为小规模、产能低、创新能力弱的企业,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但在政策以及下游需求的影响,我国企业不断提升自身创新以及生产能力,逐渐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