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柔性玻璃具备柔韧性好、气密性好、化学性质稳定、平整度好等优点,其厚度一般小于0.2mm,可应用于折叠屏盖板、柔性显示屏基板、OLED照明、ITO导电玻璃基板、柔性太阳能电池等领域。随着2020年三星手机采用超薄柔性玻璃作为盖板材料,逐渐打开了超薄柔性玻璃的应用市场,未来随着可穿戴设备、OLED等产业的快速发展,超薄柔性玻璃市场需求将保持快速增长,行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在其需求市场中,手机是最早实现应用的,也是发展最快的细分领域,未来随着折叠手机快速发展,预计到2024年全球出货量将达到8000万部,而超薄柔性玻璃是目前最具潜力的折叠盖板材料之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预计到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53亿元,中国市场规模将达17亿元。从区域上来看,折叠手机的出货量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其中三星和华为品牌将占主导位置,因此未来中国折叠手机市场庞大,带动我国对于超薄柔性玻璃需求,未来超薄柔性玻璃在我国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0-2024年超薄柔性玻璃行业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经营指标深度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在生产方面,全球中超薄柔性玻璃的主要生产以及研究企业有美国康宁(Corning)、日本旭硝子(AGC)、日本电气硝子(NEG)、德国肖特(Schott)四家企业,先后研发出0.1mm、0.05mm厚度的超薄柔性玻璃产品,在产品研发以及生产技术方面较为领先。当前德国肖特(Schott)推出的超薄柔性玻璃赛绚Flex已经实现了量产,供货于三星折叠手机。
我国玻璃生产技术相对落后,虽然近几年先后有厂家实现了0.2mm的普通钠钙硅玻璃和厚度为0.3mm的无碱超薄玻璃的量产,当前国内企业可量产的玻璃产品厚度主要集中在0.3mm-1.1mm之间,尚未达到“微米级”和“柔性化”。
中国超薄柔性玻璃主要研究企业有洛阳玻璃、蚌埠玻璃、东旭光电、南玻集团等。洛阳玻璃在2018年实现了0.12mm浮法电子柔性触控玻璃的量产,是国内唯一具备生产0.12mm至1.1mm系列品种超薄浮法电子玻璃能力的企业。在2019年洛阳玻璃实现营收18.5亿,同比增长32.2%;从业务结构来看,“新能源玻璃”是企业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占比达到了85.56%,而信息显示玻璃只占据14.44%。
新思界
产业分析人士表示,随着智能电子终端产品不断向高端化发展,折叠手机作为一项高端新型产品,未来市场需求较高,进而带动超薄柔性玻璃行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全球中,德国肖特推出的超薄柔性玻璃产品实现了量产,我国大多企业尚处于研发阶段,仅洛阳玻璃在0.12mm浮法电子柔性触控玻璃方面实现生产。由此可见,当前超薄柔性玻璃潜在需求较高,但产量相对较少,市场发展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