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芯片技术,是把生物、化学、医学分析过程的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到一块微米尺度的芯片上,自动完成分析全过程。由于它在生物、化学、医学等领域的巨大潜力,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生物、化学、医学、流体、电子、材料、机械等学科交叉的崭新研究领域。与一般的检测技术相比,微流控芯片技术有着高分析效率、高精确度、集成化、通量灵活化、自动化和节能环保等优势,在市场上有着较大需求增长空间。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0-2024年微流控芯片技术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从全球市场来看,随着应用需求的不断扩大,全球微流控芯片行业市场规模保持着快速增长趋势,在2019年将近达到135亿美元。其中微流控产品市场规模在接近百亿,占比约为74.1%;而微流控设备市场规模达到35亿美元,占比达到25.9%。从中国市场来看,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利好政策,大力推进国内微流控芯片技术研发的进程,也促使我国微流控芯片技术行业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未来微流控芯片技术在国内发展的前景依旧值得期待。
从应用领域来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微流控技术已经应用到了多个场景中,其中体外诊断领域是我国微流控技术细分市场中占比最大的部分,国内超过八成的研发微流控芯片技术的公司将体外诊断领域作为主要应用领域。近年来,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期,在2019年市场规模已经增长至700亿元以上。就目前来看,POCT(现场快速诊断)设备对微流控芯片的需求正在保持不断增长趋势,未来POCT将成为我国微流控技术产业的最大发展动力。
从市场格局来看,目前我国微流控芯片行业的龙头企业数量相对较少,绝大多数为自研自销的中小型企业,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随着国内生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微流控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展,微流控芯片批量生产的需求提高后,先占据上游的微流控芯片研发企业率先占据先发优势,其中包括微点生物、新歌元生物、岚煜生物、博晖创新和融智生物等,在市场上占据着较大份额。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利好政策,促使我国微流控芯片技术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未来微流控芯片技术发展前景依然向好。就目前来看,我国微流控芯片行业的龙头企业数量相对较少,未来随着需求的不断扩大,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将会得到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