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电子电气 > 聚焦 >

IGBT行业竞争实力弱 市场被国外企业所垄断

2019-07-18 11:51      责任编辑:周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IGBT行业竞争实力弱 市场被国外企业所垄断

  IGBT是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是由BJT(双极型三极管)和MOS(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组成的复合全控型电压驱动式功率半导体器件。IGBT是能源变换与传输的核心器件,是电力电子装置的“CPU”,在变频家电、电动汽车、轨道交通、新能源装备、智能电网、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极为广泛。
 
  IGBT兼具高输入阻抗、低导通压降两大优点,适用于直流电压为600V及以上的交流电机、变频器、开关电源、照明电路、牵引传动等变流系统领域,需求不断增长。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年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商业计划书》显示,2018年,全球IGBT市场规模约为50亿美元,较2017年增长21%。2010-2017年,我国IGBT行业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2018年产量达到1100万只以上,同比增长37%;市场需求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2018年需求量达到8000万只左右,同比增长20%。我国以及全球IGBT市场均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从应用市场划分来看,IGBT的下游应用领域中,工业领域应用占比为30%,轨道交通领域应用占比为27%,消费类和其他领域应用占比为17%,新能源汽车领域应用占比为13%,新能源发电领域应用占比为8%,电网领域应用占比为5%。工业和轨道交通领域是IGBT的最大下游应用市场,随着新能源汽车以及新能源发电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其应用需求占比将会持续攀升。
 
  IGBT是一种复合全控型电压驱动式功率半导体器件,产业链与集成电路极为相似,由设计、制造、封测等环节组成,进入技术及资金壁垒较高。在全球IGBT市场中,英飞凌、三菱、富士电机、安森美、ABB五大企业合计市场份额占比达到70%以上,处于垄断地位。我国IGBT行业起步较晚,生产能力及技术水平发展不足,市场需求主要依靠进口,特别是高端产品领域,日本和欧美企业垄断国内市场。
 
  经过不断发展,我国IGBT行业已经具备一定的产业链协同能力,但IGBT产品生产工序及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并且,在功率芯片等核心零部件领域,我国IGBT行业基本依靠进口,竞争实力弱。同时,IGBT生产过程中,每道制作工艺都需配备专用配套装备,我国IGBT配套装备研发及生产能力弱,高端产品国外企业不对中国出口,设备配套困难。总的来看,我国IGBT行业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差距较大,未来发展之路漫长。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功率半导体消费国,IGBT是重要的功率半导体器件,而我国IGBT行业起步较晚,发展不足,产品及配套设备主要依靠进口。经过不断发展,我国IGBT行业在部分技术领域已经实现突破,打破了国外企业垄断,但与外资企业相比仍有明显差距。我国IGBT行业未来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
 
关键字: IGBT 垄断 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