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电容器是以陶瓷为介质材料的电容器的总称。根据陶瓷材料的不同来划分,陶瓷电容器可分为低频陶瓷电容器和高频陶瓷电容器两大类。与其他电容器相比,陶瓷电容器具有电容量范围宽、比容量大、介质损耗小、稳定性高、耐潮湿性好、价格较低等优点,下游应用范围十分广泛。2012-2017年,全球电容器市场保持5%左右的速度增长,2018年市场规模约为106亿美元,发展态势较好。
陶瓷电容器凭借其容值、电压覆盖范围、体积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家电等消费电子领域,此外,在工业与军工领域也有广泛需求,因此陶瓷电容器是四大电容器产品中应用占比最高的品类,份额占比达到40%以上。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生产国,对陶瓷电容器的需求持续增长,现阶段已经成为陶瓷电容器生产和消费大国。2018年,我国陶瓷电容器市场规模约为520亿元,且仍保持增长态势。
陶瓷电容器可以分为单层陶瓷电容器、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引线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等。其中,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具有耐高压、耐高温、体积小、容量范围宽等优势,下游应用范围更为广泛。随着技术不断进步,产品性能不断提高,MLCC逐渐成为应用需求最大的陶瓷电容器产品,市场规模占比达到90%以上,是陶瓷电容器市场中的主导者。
陶瓷电容器产业链上游主要是陶瓷粉末、电极材料、电容器芯片等原材料行业,原材料在陶瓷电容器生产中所占的成本比例较高,陶瓷电容器行业发展受原材料影响较大。2017年以来,陶瓷电容器生产所需的陶瓷粉末、电极材料、包装材料等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再加上人工成本上升,带动了我国陶瓷电容器产品价格提升,生产企业盈利空间增大。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9-2023年陶瓷电容器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在全球市场中,日本陶瓷电容器生产企业处于领先地位,销售份额占比达到40%以上。在全球MLCC企业中,日本企业村田凭借高性能陶瓷粉末技术以及尖端高容量陶瓷电容器生产技术,在行业中位居第一,竞争优势明显。与日本以及其他国际知名企业相比,我国陶瓷电容器生产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研发及技术实力不足,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领域,国际竞争力较弱。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除陶瓷电容器生产技术存在不足、产品性能提高受限以外,陶瓷粉末对陶瓷电容器的性能影响也较大。我国陶瓷粉末行业可以为中低端陶瓷电容器生产提供性能相对一般的陶瓷粉末原材料,但高性能陶瓷粉末供应能力不足,市场需求主要依靠进口,进一步限制了我国陶瓷电容器行业发展壮大。整体来看,我国陶瓷电容器产业技术水平还需持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