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国内经济稳定增长以及对健康问题的重视,美容仪行业在我国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预计2020年在国内需求量将超过6亿台,行业发展潜力较大。由于美容仪上下游产业较多,上下游各个行业对美容仪行业的发展也有较大的差别。
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8-2023年中国美容仪行业市场现状及投资分析报告》指出,美容行业上游原材料和下游应用行业的企业数量、原材料价格来源和市场地位等因素存在着较大的差别,竞争的激烈程度不同,因此对美容仪行业发展的影响不同。
美容仪的上游行业主要是塑料、钢铁、有色金属、激光器等产品的生产行业。
塑料是以单体为原料,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由合成树脂及填料、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等添加剂组成。
钢铁是铁与C(碳)、Si(硅)、Mn(锰)、P(磷)、S(硫)以及少量的其他元素所组成的合金;有色金属方面,狭义的有色金属又称非铁金属,是铁、锰、铬以外的所有金属的统称;广义的有色金属还包括有色合金;激光器是指能发射激光的装置,可分为气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和染料激光器4大类。
目前,我国钢铁、有色金属、塑料为充分竞争性行业,供应商数量众多,市场竞争充分,原材料的供应不会对生产美容仪企业产生较大的影响。伴随着中国钢铁、塑料行业升级,下游行业技术发展推动行业产品升级,将会对美容仪产生一定积极影响。激光器等产品供应方面,中国企业在高端产品方面供应能力存在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内美容仪生产上存在限制。随着中国激光器行业的快速发展,高端激光器的供应能力有望伴随着技术突破有所提升,对国产美容仪的原材料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
产业下游主要是医院、医疗美容诊所等医美机构和个人消费者。
医疗美容是指运用药物、手术、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不可逆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的美容方式。医疗美容机构是专门从事医疗美容的医院或企业。
21世纪以后,世界医疗美容行业已成为仅次于汽车业和航空业的第三大产业。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得到了极大解放,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接受、愿意接受甚至渴望借助现代医疗美容技术,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快速发展。当前,中国取得医疗美容机构资质许可的医疗机构已经超过9000家。
目前的医疗美容市场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仅有少数几家大型公立医院的整复外科已经得到群众认可,并初步建立了自己的品牌。
新思界
产业研究分析认为,美容仪下游行业主要为医疗美容机构和个人消费服务。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居民对于医疗美容接受度的提升,中国医疗美容市场发展迅速;未来,下游行业的发展还将对美容仪行业产生新的需求,推动美容仪行业发展。同时,下游行业的市场变化及需求变化对美容仪也将提出新的挑战。
总体来看,下游行业对美容仪行业的发展具有更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