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小家电产品和我们密切相关,比如电吹风、电风扇、电热水壶和电磁炉等等。这些小家电产品带来很多方便,也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从一些地方的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来看,小家电的质量问题却不容“小”视,甚至一些知名品牌的产品也上了质量“黑榜”。
陕西省质监局发布的2017年上半年质量抽查结果中,电子电器产品的合格率仅为86.4%,位列抽检8大品类合格率倒数第二。其中空气净化器质量问题比较突出,合格率仅为54.6%。不合格产品存在待机功率、净化效能等不及格项目,奔腾、日立等知名品牌都被检出问题。7月26日,广东省质监局连续发布了8批次因存在缺陷需要召回的家用燃气灶通知。此前,广州、通辽、北京等地的工商部门的抽检结果同样显示,小家电的质量状况堪忧。
早在前年,小家电质量问题就曾集中爆发,当时质检总局公布的电子商务产品质量抽查结果也显示,小家电抽检不合格率为17.8%,16批次不合格产品中有15批次都存在质量问题。去年,湖南、北京等地的质量抽查以及山东等地的进口产品质量信息均显示,小家电产品的质量合格率均偏低。
一方面是蓬勃发展的市场和广阔的消费需求;一方面是亟待提升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小家电产品在快速细化市场和跑步发展的同时,遭遇到了供给质量与消费需求不匹配的矛盾,亟须全行业完成从“有”到“优”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那为何小家电产品质量整体状况不如大家电产品,原因主要是“三无”、假冒产品多,代工贴牌严重;贴标混乱、标准缺失无人买单等等,因此我国目前小家电市场面临的三大状况是市场上拓展潜力巨大;品牌上牌子杂附加值低;产品上同质化严重、售后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从目前企业的反映来看,标准问题被认为是制约小家电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一方面,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小家电产品的标准体系,尤其可以按照现在标准化改革的要求,鼓励小家电企业积极参与标准自我声明、标准领跑者计划等活动中来,同时也鼓励小家电行业积极发展团体标准,通过完善标准体系倒逼产品质量升级;另一方面,也需要小家电企业增强标准化意识和理念,推广标准化生产,尤其是按照国家、行业的标准生产,及时掌握和贯彻标准要求,保证产品质量。
新思界
行业分析师表示,无论是从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还是保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小家电产品的质量都不容“小”视。需要企业真正担负起主体责任,走质量竞争之路而非传统的数量型竞争模式。
新思界为您提供
《2017-2021年生活小家电行业深度分析及"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