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电子电气 > 聚焦 >

奥特斯芯片艰难之路折射产业困境 摩尔定律失效?

2017-07-20 14:14      责任编辑:丹枫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奥特斯芯片艰难之路折射产业困境 摩尔定律失效?
 
  欧洲印制电路板制造商奥特斯全球CEO葛思迈在每年5月的财报季都会飞到中国,中国是奥特斯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但是由于重庆新工厂启动后产能未能达到目标,加之半导体封装载板面临巨大的价格压力,奥特斯去年总共亏损了2290万欧元,相比起上一个财年5600万欧元的盈利,利润大幅下滑。

  奥斯特在中国工厂面临的困境也是摩尔定律增势减缓的真实写照。随着市场发展放缓和需求降低,半导体封装载板的价格压力将持续增长,未来一个财年的业绩将继续受到影响。不过葛思迈依旧乐观,随着技术优势的逐步显现,公司将最终一步步走向盈利。

  英特尔联合创始人戈登·摩尔在1965年提出“摩尔定律”,预言半导体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和电阻数量将每年增加一倍。其核心是,芯片的性能将逐渐提升,成本将会逐渐降低。不过,在摩尔定律发展的50年来,在物理上生产出更小芯片的挑战正在逐渐增加。

  在英伟达等芯片企业看来,摩尔定律在十年前就开始失效,人工智能革命已经到来。CPU晶体管和能量大幅上升导致应用性能只有小幅增长。,其性能每年只增长10%,而过去每年的增幅为50%。尽管如此,一直将摩尔定律作为指路明灯的英特尔仍然坚信,其依然能够生产出更小、更快、更廉价的芯片。

  而事实上,对于英特尔而言,他们的战略方向也正在逐渐地转变。英特尔不想再和三星、台积电玩‘数字’游戏了,以后英特尔要用密度度量法来定义工艺节点。如果采用这种标准来计算,英特尔几年都是以两倍的速度在提升晶体管密度。

  由于近年来未能坚持此前几十年的惯例,也就是每两年就把晶体管的尺寸压缩一次,英特尔已经遭到了投资者和分析师的惩罚。过去五年中,英特尔的股价仅上升了28%,还不到标普500指数涨幅的一半。

  经过大规模整合,半导体行业中有能力制造最先进芯片的公司已从10年前的十几家变为如今屈指可数的几家。除了英特尔,目前这份名单上只剩下三星、台积电和2009年从AMD拆分出来的格罗方德。

  新思界2017-2021年中国处理芯片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产销数据分析报告显示,英特尔20多年来所保持的芯片行业老大的地位将被打破。受到市场不断增加的对内存和闪存需求的提振,三星在2017年一季度的芯片销量首次超过英特尔。而且未来由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所驱动的行业发展趋势将进一步催生对智能芯片的需求,英特尔能够成功转型变得非常关键。

  新思界产业研究员表示,快速的4G迁移与更强大的处理器使得晶圆尺寸大于上一代应用处理器,需要代工厂提供更多28纳米、16/14纳米与10纳米的晶圆。原有的制程工艺将继续在高集成度显示驱动芯片与指纹ID芯片以及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驱动器集成电路领域保持强劲增长。
关键字: 产业困境 奥特斯芯片 摩尔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