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财经 > 特评 >

市场风起云涌 稳健仍是货币政策的最佳选择

2016-06-17 14:23      责任编辑:华昊阳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市场风起云涌 稳健仍是货币政策的选择

        美东时间周三下午2点,美联储发布6月FOMC会议声明,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0.25%~0.5%不变,同时下调未来加息次数预期。随后,人民币汇率显著走强。6月16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一度上涨超过260个基点。

       在上述背景下,海内外对下一阶段中国货币政策走向的关注再度提高。分析人士指出,一方面,美联储加息步伐放缓、英国“脱欧”前景不明等因素,加大了全球金融市场的风险和人民币所肩负的责任;另一方面,国内也不可能以大幅放水的方式推进供给侧改革,因此未来“稳健”仍将是中国货币政策的主基调。

外部影响因素加大

       目前,中国经济的外部影响因素加大。美联储加息节奏相对较慢,美国短期经济复苏放缓,通胀走势较弱。不过,美国经济复苏相对欧日等经济体依然较好,美元指数在经历前期调整后有可能重回升值通道,人民币兑美元面临贬值压力。

       另外,英国作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是否留在欧盟这种重大的政治决策必将影响全球经济。当前国际化进程来看,由于人民币还尚未扮演重要避险货币的角色,英国公投的不确定性将对人民币需求形成冲击。

       人民币汇率是我国制定货币政策时考虑的重要变量之一。美联储放缓加息步伐,短期内有助于人民币企稳回升,而英国“脱欧”公投则会对欧元形成较大打击,助推美元上涨,增加人民币贬值压力。所以从外部不确定性增大这个角度讲,一个稳健的货币政策十分必要。

国内形势

       就国内经济形势而言,供给侧改革中“三去一降一补”的任务,同样会深刻影响央行货币政策的走向。具体来说,“去产能”和“去杠杆”需要偏紧的货币环境,而“去库存”和“降成本”则需要偏松的货币环境,“补短板”需要精准的货币投放。不同任务之间或存在反向需求,因此,货币政策应该维持“稳健”的基调,同时更加注重经济平稳运行与结构调整。

       事实上,今年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稳健”的一面更加突出。央行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5月份,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比去年同期少5798亿元。不过,5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反而增加了9374亿元,同比多增864亿元,稳健货币政策全力支持实体经济的趋势一览无遗。

       今年以来,宏观经济有所企稳,央行在货币政策的执行中降息和降准明显减少,而中期借贷便利和抵押补充贷款等中短期定向工具的使用明显增多,这是一个不错的政策选择,也反映出央行对“简单放水会导致资金无法进入实体经济”的警惕。毕竟,当前最重要的是让资金服务于供给侧改革与经济转型。

       此外,有行业研究人员进一步指出,采取稳健的政策基调与便于精准投放的政策工具,也有利于避免资金虽然进入实体经济,但却流入水泥、钢铁和电解铝等产能落后的行业之中,从而拖累经济转型。

       更多财经评论请关注新思界财经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