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了“黄金十年”,2015年,中国
房地产市场分化加剧,新一轮行业洗牌悄然降临。
遭遇了去年整体行情下挫、企业被迫转型、问题企业频出、多家实力房企生死一线的困境之后,市场对行业的信心已然发生了动摇。纵观房地产行业,乐观派、中立派与悲观派,已然形成三足鼎立的新格局。
一、乐观派——大干快上,坚持房地产不动摇
楼市乐观派,代表着对这个行业最有激情和信心的一群人。他们看好房地产的未来,也自信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一二线市场抢到一块蛋糕。他们认为,房地产企业就应该干开发商该干的事,买地、开发和销售。这一派中,融创的孙宏斌是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
市场越来越难做,孙宏斌却依然充满了信心,并公开表示,融创专注做房地产开发,不会转型。另一个乐观派是林中和他的旭辉,据
新思界统计,截至8月30日,旭辉在2015年共新增17幅地块,总价达到196.02亿元,权益价格在85.42亿元,约占其1-8月总销售额的60%。旭辉大手笔“攻城略地“背后主要原因之一是高层管理者结合房地产市场周期的理性判断。
二、中立派——衍伸上下游产业,齐头并进
中立派是目前中大型房企中数量最广的群体,他们受益于房地产的“黄金十年”,战果累累,依然是这个市场的中流砥柱。但是,他们也看到了白银时代行业增速放缓,风险加大,生意越来越难做的现状。和乐观派执着于房地产传统投资开发业务不同,他们选择保持原有业务模式的同时尝试转型,延伸产业链,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乐观派孙宏斌瞧不上的“分拆物业、众筹、互联网+”,恰恰是中立派王健林、郁亮们的新宠。
几年前万达开启了转型之路,从重资产向轻资产转变,商业项目从租售模式向“资本+持有”转变,同时大力涉足文化产业。另一个积极转型的代表自然是万科。万科内部对房地产市场的看法向来偏保守,万科的保守主要受制于其在行业的特殊地位,以及它自身对住宅市场的极度依赖。
三、悲观派——走为上计,退出房地产
据报道,从2013年8月开始,李嘉诚开始连番地抛售内地物业套现,而到了2014年更是加快减持进程。今年8月,李嘉诚名下长实地产拟以200亿元的价格转手上海浦东世纪汇综合体,售出单价超7万每平。另有数据显示,过去两三年,李氏家族从大陆、香港撤出的资产逾千亿。
之后,戴志康、浙江广厦等纷纷抛售地产资产。他们用真金白银表明了看衰房地产的态度。
所有派系集中于一个时代,并且不分伯仲,证明了这是一个
房地产行业转折的时代,虽然不再是条康庄大道,但至少,有争辩,有岔路,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