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价格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到2017年,竞争性领域和环节价格基本放开,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到2020年,市场决定价格机制基本完善,科学、规范、透明的价格监管制度和反垄断执法体系基本建立,价格调控机制基本健全。
《意见》明确了六大重点领域价格改革方向,包括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加快推进能源价格市场化,完善环境服务价格政策,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健全交通运输价格机制,创新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价格管理。
《意见》明确,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在推进能源价格市场化方面,要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总体思路,推进电力、天然气等能源价格改革。
《意见》提出,要择机放开成品油价格,尽快全面理顺天然气价格,加快放开天然气气源和销售价格。
发改委价格司相关负责人此前曾表示,推进资源环境价格改革,特别是资源性产品价格市场化,不能等同于变相涨价。
以成品油为例,随着国内成品油市场经营体制的改革,特别是市场竞争的形成,成品油的价格将完全放开,交给市场,届时,油价调整可能会比现在更加频繁,涨涨跌跌成为常态。
行业研究人士表示,目前大多数国家的成品油价格均处在被管制阶段。中国目前在石油方面的市场集中度很高,如果完全开放价格管制将会导致价格缺乏合理性,引发消费者不满。因此,国家“择机”开放价格管制对于市场供应而言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