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审计署向外界公布了今年7月份我国稳增长政策跟踪审计结果公告。从整理情况来看,稳政策工作在各地市推广基本还不错,但是个别地区并未完成预定目标,审计署对此提出了批评。
今年7月份,审计署对29个省份、29个中央部门和7个中央企业进行了稳增长政策跟踪审计。
总体来看,通过对这些部门和企业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跟踪调查发现,有关部门和地区通过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取得积极成效。
其中,北京市以中关村
创新创业为突破,加快释放创新驱动势能;河北省固安县创新运作模式,破解园区建设资金瓶颈;浙江省大力推进以“四张清单一张网”为重点的政府自身改革。
但是审计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些地方和部门在清理盘活存量资金和闲置
土地等方面力度还不够,有的政策措施落实和简政放权不到位,部分重点建设项目推进缓慢。
山西省70处引调提水工程建设任务未按要求完成,中央专项补助资金2.41亿元闲置,“主要原因是山西省水利厅的慢作为,工作推进不力”;吉林省四平市多报2014年棚户区改造新开工任务完成量及整改情况的问题。
从以上工作中,可以看出中央向外界提供的5大经济信号。一是促进重大建设项目加快推进。二是促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三是促进重大政策贯彻落实。四是促进简政放权。五是促进防范经济领域风险隐患。通过这些措施,保证中国经济7%的增速,同时实现稳增长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