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月11日,央行下调了中间汇率,外界普遍认为这是中国希望通过贬值,来加大出口的目的。但是这一说法对于中国目前的
经济环境以及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向是站不住脚的。而且央行方面也出来澄清了这一说法。
货币贬值对中国的贸易盈余也许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毕竟,中国已经占据全球出口量的12%,因此进一步扩大这一比例可能恶化贸易条件。在中国的贸易中,加工贸易占主导地位,即进口
原材料和部件并出口制成品,这意味着人民币贬值的效果更加模棱两可。此外,目前中国持有巨额海外资产和负债。其非金融公司海外借款高达1万亿美元,贬值将增加企业债务负担的人民币值,因此不良贷款和破产的风险也将增加。
除了明白竞争性贬值的短期风险,中国决策层还认真地致力于其长期目标——将增长模式从基于投资和出口转变为由国内消费驱动。事实上,在贬值的同一天,中国货币当局宣布,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将更紧密地与前一日的收盘现货汇率相一致。这表明贬值主要是为了让市场在人民币汇率的决定中起到更大的作用,其目标是进一步深化货币改革。
中国目前的汇率可以在由人民银行每日公布的汇率中间价上下2%之内波动。当市场汇率达到波动区间的边界时,人民银行将通过买入或出售其外汇储备干预市场。而且人民银行保留了影响做市商报告卖出价和直接干预市场的权利。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汇率改革成为必要,在世界其他国家鼓励中国放松对汇率的管制的情况下,中国汇率制度改革,很可能面对贬值的风险,所以央行应该在汇率改革中防止贬值造成的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