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多次会议上,中国政府高层已经对国企改革表态而且还密集出台了很多政策。虽然国企改革方案尚未出台,但是国企改革方向已经有了明确,可能集中在国企分类改革、国资委的未来定位、混合所有制改革等三个方面。
国企分类改革
国企变成
商业类和公益类两类。商业类央企是指以经济效益为导向;公益类央企以社会效益为导向。对于国企分类改革,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认为,划分国企类型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同样一个企业,要牵涉到主业与多业,同一个链条会牵涉到放开程度深浅,需要深入研究,不可一蹴而就
国资委定位
原来的“国资委-国有企业”的两层结构将转为“国资委-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混合所有制企业”的三层结构。据中国社科院
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介绍,到2017年为止,国资委将在下面要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这两类公司,到2020年,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改为国家国有经济管理委员会,只出台国企国资政策、检查政策执行的政府管理机构,而非国有资本的股权持有者。
混合所有制改革
对于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央最担心的,是利益重新切割的过程中再现大规模国资流失,危及社会稳定”。对此李曙光表示,之所以未出现民资参与混改的案例,是因为国企和民企之间都缺乏意向,国企怕被扣上国资流失的帽子。而民企进去之后得不到话语权。
预计明年的三中全会会对这三个方面提出重要的指示精神和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