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思界资讯 > 思观点 >

我国核工业发展迅速 铀同位素分离技术设备开发制造受到重视

2024-11-19 16:15      责任编辑:周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我国核工业发展迅速 铀同位素分离技术设备开发制造受到重视

  铀同位素分离,是指从铀235含量较低的铀同位素混合物中,分离提取得到铀235含量较高的铀同位素混合物的技术。
 
  铀235(U-235),放射性同位素,是一种重要的核燃料,能够发生可控裂变。天然铀中,铀235的含量通常在0.7%左右,无法直接用作核燃料,需要与其他同位素分离,使铀235浓度提高。在核电站中,铀235的丰度需要达到3%。铀同位素分离在核电站用核燃料制备领域地位重要。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铀同位素分离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天然铀中,主要成分是铀238,为提高铀235浓度,可以采用气体扩散法、气体离心法、喷嘴法、化学交换法、激光法等铀同位素分离方法进行浓缩。现阶段,具有工业价值、能够实现规模化应用的铀同位素分离技术主要是气体扩散法、气体离心法、激光法。
 
  气体扩散法较早被开发问世,以天然铀转化的六氟化铀(UF6)气体为原料,基于不同气体分子质量不同热运动速率存在差异的原理,利用扩散膜对六氟化铀气体进行分离,其中质量较轻、速率较快的铀235通过扩散膜几率更大,以此实现铀同位素分离、铀235富集,此法技术成熟,但能耗高、成本高。
 
  气体离心法同样以六氟化铀气体为原料,基于气体分子质量不同压强分布存在差异的原理,利用高速离心机,在离心力作用下,分子质量较轻的铀235聚集在转子周围,而分子质量较重的铀238则在距离转子较远的地方聚集,以此实现铀同位素分离、铀235富集,此法可以获得高浓度铀235,与气体扩散法相比能耗大幅降低,但设备研制难度大。
 
  激光法,基于不同原子/分子吸收光谱存在差异、激光束对同位素原子/分子具有选择性激发特性的原理,利用特定波长的激光选择性激发铀235,再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铀235从铀同位素混合物中分离出来,以此实现铀同位素分离、铀235富集,此法技术难度大,但法成本低、能耗低、铀235分离效率高,多个国家将其视为铀同位素分离新技术,相关研究成果不断增多。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我国核工业发展迅速,核电站相关技术与装备开发制造能力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核电装机容量不断增大,核能综合利用技术路线日益多样化,在此背景下,核燃料需求持续增长,铀同位素分离重要性突出。我国铀矿勘探能力不断提升,铀矿已探明储量不断增多,因此国家对铀同位素分离行业发展极为重视,新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将先进的铀同位素分离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列为鼓励类项目。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