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一般具有较为齐全的器械设备和健身娱乐项目,并且配有专业的教练进行指导,可以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健身氛围。随着国民消费能力不断提升、健康意识逐步增强,我国市场对健身房的需求持续增长。2009年,国家设立全民健身日,对健身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健身房行业发展。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9-2024年健身房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在国家政策与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我国健身房数量不断增长,2018年达到4.5万家以上。2015-2018年,我国健身房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9%,2018年达到980亿元。随着我国居民健身意识进一步提升,预计我国健身房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到2024年,健身房市场规模将达到1700亿元以上,发展前景广阔。
我国健身房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深圳以及新一线城市,这些地区特别是北京、上海地区健身房数量众多,大部分健身房创新能力不足,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激烈,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弱。除一线以及新一线城市外,我国二线城市健身房数量正在不断增长,而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健身房数量较少,存在地域分布不均衡的发展状态。
我国健身房行业中,连锁型以及规模较大的健身俱乐部数量占比在30%左右,中小型健身房数量占比达到70%左右,其中个人工作室数量庞大,行业整体集中度低,排名前十的健身房品牌合计市场占有率仅为15%左右。在此情况下,我国大部分健身房管理方式落后,从业人员培训不到位,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使得消费者体验差,致使行业整体口碑下降。
随着消费观念升级,我国消费者对健身房的体验要求不断提高,健身房行业需提高管理水平,创新产品与服务,培训专业健身教练,打造品牌,提升消费者体验度。同时,为提升整体盈利能力,健身房行业还需完善经营模式,不能仅仅通过预售会员卡以及私人教练模式来获取收入,可以发展一对多私教服务、小团体课程,以及设备与服饰销售等业务。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居民进入健身房健身的观念与习惯仍在建立过程中,市场渗透率较低,未来还有巨大提升空间。在国民消费观念升级的情况下,健身房行业中落后企业的淘汰速度将加快,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竞争压力逐步增大。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现阶段健身房数量较少,拥有较大增长空间,实力相对较弱的健身房可以从三四线城市开始发展,逐步扩大实力,再向一二线城市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