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事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表现,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航天事业也得到快速发展。从全球范围内来看,由于科研技术难度较大且成本较高,航天事业的发展一般少有涉及商业和民用。而经过多年的发展,航天事业发展不但取得突破,也逐渐向商用和民用领域转移,而这其中,太空旅游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2001年4月28日,61岁的美国人蒂托乘坐俄罗斯“联盟TM—32号”宇宙飞船飞往国际空间站,成为世界第一位太空旅游者,开启了人们对太空旅游的认知,也给予了较多的人去太空旅游的美好愿望。但是这次太空旅行的成本极其昂贵,蒂托为此支付了2000万美元。截止目前,俄罗斯已经将7名私人游客送上了国际空间站,但是每个人都为此付出了天价。这也使得太空旅游成为只有超级富豪才能实现的旅行愿望。
太空旅游的巨大商机吸引了较多的投资者,目前全球已有数家公司计划开展私人太空旅行服务,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英国富豪理查德布兰森的维珍银河航天公司。2015年4月29日,有维珍银河航天公司推出的太空飞行器“太空船二号”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完成首次动力飞行,向实现太空商业旅游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并且维珍银河航天公司还启动了天空旅游服务的预定,每位的价格定为20万美元,目前已有好莱坞明星汤姆汉克斯、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等500多为名人预定了“船票”。
新思界产业分析师表示,太空旅游行业市场发展已经酝酿多年,目前旅行一次的成本已经大大降低,但是要真正进入市场化运行,还需要至少十年的发展,这十年一方面是给技术研发,在最大化提高安全指数的同时降低成本,一方面是给人们时间去接受太空旅行的市场化,加深大家的认知。至于太空旅行的市场化运作,目前已经有的商业运作模式将会成为主流。对于中国而言,太空旅游得商业化运作在很大程度上会始于政府,而后逐渐向社会资本开放。
根据新思界发布的《2017年中国太空旅游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太空旅游行业目前仍处于萌芽阶段,国内市场需求也还没有成长起来。目前国内的太空旅游相关行业仍是以基础的博物馆展览、模拟仓体验、借助VR等新技术提供娱乐项目等。但是,中国航天事业近些年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为太空旅游行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中国已经全面展开空间站研究建设工作,预计2018年将开建空间站,这将为太空旅游的发展提供更加充足的硬件支持。
新思界
行业分析师表示,目前我国火箭研究院已经开始着手太空旅游市场化运作,这将真正开启中国太空旅游行业的发展。未来,随着中国航天实力的不断提升,太空旅游的成本会不断降低,同时也可根据不同的消费水平向旅行者提供抛物线飞行、接近太空的高空飞行、亚轨道飞行、轨道飞行等不同价位、不同体验的太空旅游。中国一单实现太空旅游的市场化,其客户将是面对全球,全球太空爱好者群体在不断扩大,未来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