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铌资源消费国,2016年消费铌资源约1.796万吨。受宏观经增速放缓和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影响,钢铁领域的消费在不断下降,2016年钢铁领域消费的铌铁为1.453万吨,占国内消费总量的82.1%。我国国内每年生产的300吨钽铌精矿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我国铌资源主要依赖进口。主要进口国家为巴西非洲和加拿大,其中巴西占87%、非洲占9%,加拿大占3%。
从进口产品来看,巴西、加拿大以铌铁、铌产品为主,中信金属是巴西矿冶公司中国地区的唯一经销商,占据我国90%的铌铁市场。非洲进口的以钽铌精矿为主,国内钽铌企业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在非洲直接开采或者进口廉价钽铌精矿,再加工进行销售。下表是2016年主要从事钽铌冶炼的企业。
2016年中国主要钽铌冶炼企业产量

资料来源: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整理
铌矿资源品味低是制约我国铌资源开发的主要因素。我国的铌资源平均品味在0.0002%-0.0003%之间,而巴西铌资源的平均品味在2.6%,两者相差近100倍。在精矿品味相同、采选成本相同、管理成本相同的情况下,国内生产一吨铌精矿需要更多的原矿。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公布的
《2017-2021年中国钽铌矿行业市场供需调研咨询报告》显示,钽铌矿的开采包括两大环节:采矿和选矿。采矿分为露采和地采,以露采为例,在露采中分为剥离、打孔、爆破和运输。其中一吨原矿打孔和爆破的成本大约是20元,如果需要剥离的话一吨需要再加12元,这些是采矿环节的固定费用,运输费用和选矿、加工车间有关系,运输成本是变动的。在选矿环节每选一吨原矿需要耗费25元的电费、3-4吨的水,其他人工、设备折旧费用在30元左右。综合算下来采选一吨原矿的最低成本不低于90元,巴西、加拿大采选一吨选矿的成本在68元左右,国内的普遍在100-200之间。以宜春市新坊钽铌有限责任公司为例,采选矿单位成本为201.66元/吨,单位经营成本为183.56元/吨,合计成本达到了385.22/吨。国内的开采成本要远远高于国外。
新思界
产业研究员认为,自2012年钽铌精矿历史性的达到100万/吨后,价格开始逐年下降,2014年降至历史低点46万元/吨,2016年稍有回暖一吨的价格在65万元左右。十三五规划对我国经济增速的要求是不低于6.5%,经济下行的压力长期存在,我国对铌资源的需求量将维持在1.6万吨/年的水平。2015年,福建南平矿因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而破产,国内铌资源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江西省宜春市,新项目受到国家日益严厉的环境审核,开工难度较大。未来国内铌资源的开采规模上很难有较大的增大,我国依赖进口的局面将长期存在。受钢铁领域需求下滑影响,未来铌铁的进口量会逐步下滑。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中国海外投资的兴起,非洲钽铌资源在我国的进口比重会加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