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对于电动车的意义不言自明,与传统燃油车具有较强的续驶里程不同,里程焦虑导致消费者在选购电动车时顾虑重重,而充电桩恰恰是解决这一问题最有力的利器。没有充电桩,我国制定的轰轰烈烈的500万辆电动车计划也就无从谈起。决定着
新能源汽车行驶半径的充电桩,建设数量却远低于新能源车的销量,车主“里程焦虑”问题一直没有彻底解决。
据《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到2015年底建成40万个充电桩、2000个充换电站。充电桩建设大潮已经势不可挡,据预计2015年我国充电设施市场规模将达到200亿元,2016年为400亿元,到2020年将突破1000亿元。
2015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充电桩建设情况:
北京
截至5月底,北京市累计建成充电桩(口)8300个,其中公共专用(公交、环卫、出租)建成充换电场站234座,充电桩3676个;社会公用充电桩2000个;私人自用充电桩(口)2600个桩,自建桩 比例超过50%。发布“e充网”和北京市充电设施布局图,提供如充电桩 位置和状态查询、导航、充电预约、出行路线规划等电动汽车互联网服务。打造5公里半径公用充电网络。
上海
从2015年起在上海购买新能源汽车,必须提供充电桩安装证明,才能拿到新能源乘用车专用牌照。7月1日起,新建住宅小区、交通枢纽等相关停车场应按照不低于总停车位10%的比例预留充电设施安装条件。2015年充电桩数量将超6000,优先建公共快充网络。
广州
新建小区、社会停车场按不低于规划停车位数的18%的比例建设或者预留充电设施接口,将筛选100个左右满足建设条件的停车场。广州市预计明年要建10000个充电桩。
深圳
深圳计划到2015年累计建设充电站169座、快速充电桩2000个、慢速充电桩2.7万个以上。截至今年5月底,深圳市建成快速充电站81座、私家车用慢速充电桩接近3000个。
全国其他各省市也已建成或在建充电站、充电桩,包括:山西、郑州、西安、杭州、江苏、安徽、江西、成都、昆明、山东、湖南等地。
充电桩被认为一直是阻碍电动汽车发展的最后一道障碍,未来这个难题将被解决,电动汽车将实现城际互通,电动汽车将能在全国的高速路上自由飞驰。据不完全统计,北京、上海、天津、河北等11个省市已经在高速公路的服务区内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
如此,在充电问题被彻底解决后,新能源汽车将能在神州大地上畅通无阻,广大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也能在未来越来越放心地使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新能源汽车的应用也将是越来越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