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统计,2017年A股光伏企业仅今年的投资总额就已超过600亿元。这其中,绝大部分投资用于从上游多晶硅至中游电池片、组件的扩产计划,仅通威股份就在2017年投入两个年产5万吨多晶硅项目,累计投资高达160亿元;隆基股份、中环股份通过合资建立子公司或入股的方式介入多晶硅。
当前中国多晶硅市场仍存在较大缺口,40%以上的用量仍来自于进口。多晶硅进口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累计进口多晶硅12.03万吨,同比增加15.34%。中国多晶硅产能领先其他国家,但高质量多晶硅产能不足,供需存在缺口。
在国内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对外碳减排承诺等压力下,我国对于新能源发展仍呈明显的支持态度。2016年3月,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建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标引导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2020年全球非水可再生能源用电占比达到9%以上,且直接考核火电企业。同时光伏扶贫模式逐步清晰、精准扶贫效果日益显现等,我国明显加大对光伏扶贫支持力度。政策的推动使得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向好。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8-2022年多晶硅行业投资环境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相对于光伏产业,国内多晶硅产业发展相对滞后,2008年以前国内多晶硅产量占全球产量不足10%,导致国内光伏产业长期受制海外硅料企业。此后,国内企业开始加速布局多晶硅产能,带动国内多晶硅产量及占比持续提升。
2008-2016年中国多晶硅产能及产量

数据来源: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整理
近年来,全球多晶硅行业正在处于产业结构调整期,国外新增产能主要来自项目产能优化。在市场供需两旺、格理性回归的背景下,多晶硅企业效益有所改善。随着国内多晶硅技术进步及生产成本持续优化,国内多晶硅企业与海外多晶硅企业在技术与成本层面差距越来越小,甚至部分企业已超过海外龙头企业。
新思界
行业研究员表示,光伏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在技术上不断寻求突破。技术的发展可能会对多晶硅市场的需求产生影响,如PERC电池规模化生产进一步扩大,单晶硅市场比重不断提升;多晶硅片金刚线切割技术的突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