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新能源 > 聚焦 >

新能源专业人才就业形势好、供给缺口大

2017-11-13 14:11      责任编辑:周然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新能源专业人才就业形势好、供给缺口大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15%的目标,我国新能源发展前景广阔,对新能源人才需求呈上升趋势,目前我国新能源人才供给存在结构性矛盾,即低端人才过剩,高端人才稀缺,复合型人才难求的问题。

        基于新能源产业对于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目前新能源专业人才匮乏的现状,教育部于2010年7月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公布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名单的通知》(教高[2010]7号)批复部分高校设置“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自2011年开始招生。

        首批获批的高校包括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北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河海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大学等十多所高校。
 
        经过几年的发展,开设该专业的院校不断增加,报考人数逐年递增。到目前为止全国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院校已有58所。由于这个专业开设时间不长,各校关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方案、培养模式和培养体系则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中。同时也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已有的专业积累,设立了各具特色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可再生能源总量比重将提高到15%,2035年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到我国一次能源总量的25%以上。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大量人才从事相关产业。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新能源专业方向人才需求市场调研报告》,预计2017-2022年,中国新能源行业对新能源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加,2022年对新能源专业人才需求有望达到127.44万人。

        新能源产业发展人才供给与需求差距悬殊,就业前景看好。随着我国对绿色GDP越来越重视、新能源鼓励政策和新的环保标准的出台以及其他国内外的因素,新能源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会保持一个持续的增长。与需求相比较,新能源的人才供给并不乐观。目前我国高校新能源专业毕业人数整体呈上涨态势,但仍不能满足新能源行业发展需要,高端人才十分稀缺。

        新能源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可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节能减排领域的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从事技术研发、工程设计、新能源科学教育与研究、新能源管理等相关工作。其中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是最大的就业方向。

        据新思界产业研究员分析,新能源专业相关学生的毕业方向大致有以下三方面:第一,工程学(engineering),比如开发新能源技术,这就要选择工程类院校,并且对新能源有一定侧重的;第二,能源经济学(energy economics),从经济的角度分析各种新能源的可行性,经济类别的学校都可以选择,有没有能源侧重都无所谓,经济原理到哪都适用;第三,能源政策(energy policy),主要从国家政策的角度研究环境保护政策,以及促进新能源开发政策等,这就要选择国家政策比较好的学校,并且有能源政策或环境政策侧重。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