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新能源 > 聚焦 >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成立 刘振亚任主席

2017-08-05 10:53      责任编辑:李蕊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成立 刘振亚任主席
 
        3月30日,以“全球能源互联网-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为主题的2016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召开。同时,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宣告成立,中国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当选合作组织第一届主席,这是中国在能源领域发起成立的首个国际组织,标志着全球能源互联网进入新时代。

        会议还宣布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能源部前部长朱棣文、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舒印彪、日本可再生能源协会会长孙正义担任副主席,审议通过了合作组织的议事规则和组织架构,任命了秘书长和内设机构主要负责人,讨论了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宣言。

        其中,理事单位包括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山东大学、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日本可再生能源协会、俄罗斯电网公司、巴西电力公司、气候议会、伯明翰大学、西门子股份有限公司、ABB集团、摩根士丹利、埃森哲等。

        据介绍,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是由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发起, 联合相关企业、组织、机构等自愿组成的非政府、非营利性的国际组织。宗旨是推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推动实现联合国“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和应对气候变化目标,服务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首批会员80家,来自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等五大洲国家,包括2名个人会员、10家社会团体、10所研究机构与院校、58家企业(其中世界500强企业22家)。

        据测算,通过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到205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在115亿吨左右,仅为上世纪90年代初排放水平的一半,可以实现全球温升控制在2℃以内。我国可以将碳排放峰值控制在101亿吨左右,峰值降低24亿吨;碳排放达峰时间可从 2030年提前至2025年左右。

        能源互联网即“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清洁能源”,它能全面消纳各类能源、提升清洁能源开发和利用效率;全面接纳各类负荷、提升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实现区域内电力资源的协调互补和优化配置。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具备构建能源互联网的基础条件。2015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倡导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并迅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赞同和回应。

        2016年2月29日,由国家能源局节能与科技装备司牵头编制的《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明晰了未来国家发展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路线和思路及中远期重点任务。

        同时,以国家电网公司为代表的企业积极布局能源互联网相关领域,对能源、经济、环境、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对构建能源互联网已有比较清晰的思路和举措。

        特高压电网建设取得重大发展,智能电网研究和实践取得重大突破,无论是理论研究、技术创新、设备研制,还是标准制定、工程建设、实验能力建设,已颇有成效。

        此次会议上,刘振亚提出,从现在到2020年,重点加快各国清洁能源开发和国内电网互联建设,2020年到2030年重点推动洲内大型能源基地开发和电网跨国互联,然后到2050年,重点开发“一极一道”能源基地和推动电网跨洲互联,基本建成全球能源互联网。

        可以看出,全球能源互联网蕴含巨大的商业价值和广阔的投资机会。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能源互联网行业市场调查研究报告显示,能源涉及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多种能源形式。产业链涉及:分布式能源设备与系统、微网设备与系统、智能仪表等基础设施产业;传感器、CPS、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电子信息产业;可再生能源交易平台、需求侧管理平台、碳交易平台等交易平台。随着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相关产业链上将催生大量的投资机会及劳动力需求。

        行业研究人士表示,在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趋势下,企业首先应该创新商业模式,从单纯的卖产品到向EPC总包“交钥匙”工程转型,从开发投资建电站向运营电站收电费“卖服务”转型;企业还应该加大全球资源整合,开展海外能源投资合作,借助“外力”,探索新的模式。

        新能源发展分析请关注新思界新能源!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