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农业 > 政策 >

发展循环经济 亟待解决农业污染问题

2015-11-04 13:55      责任编辑:李蕊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发展循环经济 亟待解决农业污染问题
 
        十八届五中全会闭幕后两天,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于10月31日召开了为期两天的“2015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在产业循环经济分论坛上,国家发改委体改所循环经济研究室主任杨春平指出,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解决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满足资源约束和环境质量改善的要求。

        从2005年到现在,中国循环经济走过了十年。那么在未来五年该如何走呢?在众多应当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中,农业问题是最突出的。今年4月,农业部首次公开承认,农业已超过工业成为中国最大的面源污染产业。与点源污染相比,面源污染具有较大随机性、不稳定性和复杂性,污染范围更广,农田中的泥沙、营养盐、农药及其它污染物,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壤中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进入水体而形成面源污染。

        在4月中旬召开的一次国新办发布会上,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曾表示,中国农业资源环境遭受着外源性污染和内源性污染的双重压力,土壤和水体污染及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日益加剧。此外,工矿业和城乡生活污染向农业转移排放,导致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下降,同时由于化肥、农药长期过量使用,畜禽粪便、农田残膜等农业废弃物不合理处置,造成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

        事实上,为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国务院曾于2013年印发《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提出要确立一批循环经济典型示范工程、示范模式。

        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仍然有问题。中国已建成的一大批现代农业园区中,许多不能复制、推广,甚至不能创造本身的效应。九亿多吨秸秆中1/3被浪费,八千多万吨废渣污染环境,这些严峻的现实急需一批典型模式、典型的经验。

        对此,国家农业重点科技项目组组长张利群建议,要收集总结、优选优化“不同区域、不同资源背景、不同气候条件下,好的经验、好的模式”,并在这些典型的模式基础上,建立不同区域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为了推进速度,能有效复制、推广,我们应该更多地总结民间经验,复制放大典型模式。” 张利群表示,例如,黑龙江尾山农场,把三十多万亩的玉米秸秆作为燃料,向十万平方米的小区集中供热供气,形成了秸秆转化为燃烧原料的模式。而其他地方学习这种模式时,又有了新方法,直接就地取材用秸秆烘玉米,节省了大量煤炭。

        环保部固管中心副处长温雪峰表示,信息化的手段可实现环境效益的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在国家推荐互联网+行动的同时,环保部也要建立围绕危险服务、废旧资源的回收体系,包括在废物在线交易平台有所作为,使企业感受到便利,环保部的管理也将随之高效,最终实现环境效益最大化。

        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认为,发展循环经济在于如何让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相协调,中国作为农业大国,解决农业问题,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解决秸秆、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关键是要做到政府、企业和农民的相互配合,借鉴成功模式,以达到资源的合理利用。
关键字: 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