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我国是人口大国,随着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工业化及城镇化的毒素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向非农就业,因此农业生产受到较大的威胁。
我国的农业经营方式多为小规模分散经营,这种经营方式不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并且劳动生产率有限。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模式相比,我国的农业发展模式与当前国家的经济发展现状不够匹配。
因此,大力发展多种形式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保障国家粮食和农产品安全、增强农产品竞争力是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因此我们应当转变农业的发展方式。
多种形式适度经营的发展模式便在这一现状下产生。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坚持农民家庭经营主体地位,创新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方式,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由于各个地区农业发展现状差别较大,因此不能制定出具体的经营规模表换,因此发展适合本地区的经营规模还需不断摸索。
针对农业的这一发展规划,我国财务部制定了《关于支持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促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此前,银监会、农业部已经下发了《关于金融支持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的指导意见》。其他相关部门也出台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为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