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偏系统又称为纠偏装置,是一种自动纠正卷材横向偏差的自动化闭环系统。纠偏系统主要有传感器、控制器、电动驱动器、纠偏部件等部分组成,原理是通过传感器发出红外光、激光、超声波等检测卷材运行,卷材位置发生偏移后,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根据控制器预先设定的指令,操控纠偏部件摆动,并通过电动驱动器纠正卷材位置。
纠偏系统具有操作简单、精度高、稳定性好、自动监测等优势,适用于透明薄膜、纸、无纺布、铝箔等材料。纠偏系统降低了卷材褶皱、破膜、抖动等问题的发生率,实现了卷材的高速、高效、精准生产,下游应用涉及到印刷、包装、食品、建筑、锂电池、钢铁、造纸等多个领域。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2-2026年中国纠偏系统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未来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纠偏系统应用领域广泛,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纠偏系统市场规模日渐扩大,但在疫情期间,纠偏系统市场增速有所减缓。2021年,我国纠偏系统市场规约45.6亿元,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56.0亿元左右。
从产业链来看,纠偏系统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层,包括金属、塑料、硅片、传感器、控制器等产品;产业链中游为生产层,根据动力装置不同,纠偏系统可分为机电式、气动液压式、电液压式以及磁性式四大类;产业链下游为应用层。我国是纠偏系统生产和消费大国,纠偏系统产业链、供应链布局较完善。
纠偏系统市场竞争激烈,相关供应商包括凯多智能、德国布鲁克纳、Mahlo、Nireco、立克电气、广东勤善美等。我国纠偏系统市场起步较晚,国内企业在技术、产品性能、品牌建设等方面与国际企业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目前国内高端纠偏系统市场仍由国外企业占据主导。此外近年来,由于国际企业加快对国内市场布局,本土纠偏系统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进一步增大。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纠偏系统应用场景广泛,市场规模呈不断增长趋势,行业发展前景较好。我国纠偏系统市场起步较晚,国内企业在技术、品牌、产品等方面的竞争优势普遍不足,因此高端纠偏系统需求仍依赖进口。在5G时代下,智能化、高端化、物联化将成为纠偏系统升级方向,国内企业应顺应市场发展潮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以争夺更多的纠偏系统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