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机器人,是在真空环境下工作的一类机器人,可对不同规格的物料进行高精度、高速度、高稳定性搬运。真空机器人可以应用在半导体、显示面板、太阳能电池板等领域,其中,半导体是重要下游市场,可实现晶圆在真空条件下传输。
芯片制造涉及到多个环节,在此过程中,大气环境中的物质会对芯片质量、良率造成影响,因此芯片制造需要在真空条件下进行,真空机器人不可或缺。随着技术进步,芯片制程不断缩小,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因此真空机器人性能要求还在不断提升,地位重要性日益突出。
根据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SIA)公布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芯片销量达到1.15万亿片;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规模达到5559亿美元,同比增长26.2%;中国半导体销售规模为1925亿美元,同比增长27.1%,占比最大达到34.6%。即使受到新冠疫情影响,2020-2021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发展势头依然强劲,利好半导体生产设备行业发展,真空机器人市场空间广阔。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2-2027年中国真空机器人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在全球范围内,真空机器人生产商主要有德国库卡(KUKA)、瑞士ABB、瑞士史陶比尔(Staubli)、日本安川(Yaskawa)、日本发那科(FANUC)、日本RORZE、日本JEL等。其中,日本知名度高、生产实力强的真空机器人企业数量较多,全球市场竞争力强。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半导体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对真空机器人的需求不断增长。真空机器人技术壁垒高且地位重要,成为制约半导体生产设备研发与生产的关键部件。在全球市场中,真空机器人领先生产商主要集中在日本与欧洲地区,为限制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各国对出口到我国的真空机器人严加管控,因此我国自主研发真空机器人需求极为迫切。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2009年,我国新松机器人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真空洁净机器人,可以为芯片厂商提供服务,打破了技术与市场被国外企业垄断的格局。目前,我国具备真空机器人生产能力的企业数量少,除新松机器人外,还有北京京仪、华聚科技、沃芯智能等。除国内企业外,库卡、安川、ABB、史陶比尔、发那科等欧美厂商也纷纷在国内建厂,本土真空机器人厂商面临较大竞争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