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燃料电池中,电堆是核心部件,是电化学反应发生场所,其关键组件包括质子交换膜、催化剂、双极板等,其中,质子交换膜需要工作在一定湿度条件下,才能保证良好工作效率,这需要通过增湿器来实现。燃料电池增湿器是燃料电池设计的重要一环,其性能直接影响燃料电池电堆的电化学反应效率。
当燃料电池工作时,质子交换膜含水率过高,被水覆盖会导致其无法正常工作;质子交换膜含水率过低,无法有效传导质子,使电堆工作效率下降,且质子交换膜易损坏。由此可以看出,燃料电池增湿器作用重要,其控制合理的工作环境湿度,在提高燃料电池工作效率、保证燃料电池稳定运行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控制精度高,燃料电池增湿器具有较高技术壁垒。在全球范围内,领先的燃料电池增湿器生产商主要是美国博纯、韩国科隆等。一直以来在我国,燃料电池增湿器市场主要被韩国科隆、恩福(中国)等外资企业所占据。我国燃料电池增湿器行业起步较晚,技术、经验积累与国外企业相比较弱,产品性能、品牌知名度方面竞争力不如外资企业。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2-2026年燃料电池增湿器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在国内燃料电池产业快速发展背景下,我国进入燃料电池增湿器行业布局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多,代表性企业主要有伊腾迪、魔方新能源、沃瑞氢能、上海华熵、同优汽车等。与国外产品相比,国产燃料电池增湿器在性价比、售后服务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国内市场中的份额占比正在不断提高。2021年,在我国燃料电池增湿器市场中,国产品牌份额占比在37%左右。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在新能源汽车中,与电动汽车相比,燃料电池汽车市场规模小,年产量有限,2021年,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政策落地,叠加冬奥会举办,刺激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根据中汽协公布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777辆和1586辆,同比分别增长47.6%和34.2%。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利好燃料电池增湿器行业发展。
同时,我国燃料电池增湿器相关政策也在不断完善,2021年5月,中国汽协发布团体标准《燃料电池系统增湿器性能测试规范》征求意见稿,将推动我国燃料电池增湿器行业发展日益规范化。2021年,我国头部燃料电池增湿器生产商出货量快速上升,预计2022年之后,国产燃料电池增湿器在国内市场中的份额占比将持续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