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检测是使用机器代替人眼来进行缺陷检测的方式,主要用于制造业生产及包装过程中。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中的渗透率不断提升,智能制造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智能视觉检测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比例随之不断攀升,在检测与防止产品缺陷方面具有巨大价值。
智能视觉检测是集人工智能、计算机科技、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多个学科于一体的新技术,是人工智能在制造业三大主要应用方向之一。智能视觉检测可替代人工,应用在危险工作环境中,以及高强度工作场景中,能够降低劳动力成本,同时还可以提升产品质量检测精度与检测效率,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因此,智能视觉检测是制造业人工智能三大应用中被接受程度较高的领域。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1-2025年智能视觉检测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智能工厂可实现完全自动化生产,是智能制造的载体,在我国电子、家电、汽车等行业中渗透率不断提高。智能工厂的实现,相关配套设备必不可少,智能视觉检测需求随之不断提高。2015-2020年,我国智能视觉检测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4.8%,呈现快速增长态势;预计2021年,我国智能视觉检测市场规模将达到76亿元左右。
智能视觉检测是机器视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需求占比达到80%左右。现阶段,我国智能视觉检测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其应用领域还未完全扩展开来,尽管其在部分行业中渗透率不断提高,但从制造业整体来看,其普及率依然偏低,未来还有巨大发展空间。我国智能视觉检测相关企业数量较多,除国内企业外,还有国外企业进入布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我国智能视觉检测行业中,企业类型主要包括三大类,即自主研发厂商、二次开发厂商、代理商。其中,能够自主研发生产智能视觉检测产品的企业数量极少,较多企业是进行产品组装及系统集成工作。总的来看,与国外企业相比,我国智能视觉检测行业在研发、创新、技术领域存在差距,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竞争。由此来看,我国智能视觉检测行业未来发展面临较大挑战。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背景下,我国智能制造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智能工厂不断增多,为保证产品质量,智能视觉检测市场需求随之不断增长。现阶段,我国智能视觉检测市场渗透率依然偏低,未来还有巨大增长空间,因此进入行业布局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多。但我国智能视觉检测企业普遍在研发、创新方面实力较弱,核心竞争力不足,行业发展面临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