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是指用于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目前工业机器人可分为多关节机器人、协作机器人、Delta机器人和SCARA机器人四大类,其中协作机器人是指被设计成可以在协作区域内与人直接进行交互的机器人。相比于传统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具有较高的独立性、灵活性、安全性,可适应狭小和多变的工作环境,能够切换产线,且机器人与人之间可互换。
为保护工人安全,协作机器人的控制能力、防碰撞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协作机器人运行速度相对较慢,为减轻机器人运动时的动能,协作机器人设计结构简单、重量较轻。协作机器人更够辅助工人进行作业,减轻工人工作量,更符合现阶段生产工作及环境要求,随着人工成本不断上升,以及制造业智能化需求增加,协作机器人应用范围将逐渐扩展,未来行业发展潜力较大。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1年中国协作机器人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规避建议报告》显示,近年来,受益于相关技术不断成熟、市场需求持续释放,我国协作机器人行业销量逐年增长,从2016年的1715台快速增长至2020年的7520台,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4.5%以上。自2013年以来,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2020年,协作机器人行业销量约占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总体销量的4.5%。
协作机器人下游应用领域广泛,涉及到汽车制造、机械、食品饮料、化工、3C电子、医药、科研以及服务等行业,其中3C电子和汽车制造是协作机器人主要应用领域。随着5G技术、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入应用,3C电子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进而带动协作机器人市场需求释放,预计2025年,我国协作机器人行业销量将达到11000台左右。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现阶段,我国协作机器人市场参与者包括优遨、Rethink等外资企业和达明、遨博、珞石等本土企业,其中优遨、遨博两家为行业领先企业,两者合计占据我国协作机器人市场65.4%。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协作机器人具有较高的独立性、灵活性、安全性,近年来,随着人工成本上升,以及制造业智能化需求增加,协作机器人行业销量逐年增长。协作机器人应用领域广泛,涉及到汽车制造、机械、化工、3C电子等多个领域,随着下游市场需求不断释放,未来协作机器人行业发展空间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