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卫星是作用在外层空间遥感平台的人造卫星,通常为低轨中小型卫星,拥有制造技术门槛低、制造成本低、发射成本低、无轨位限制,用途较为广泛,深受商业航天企业青睐,遥感卫星行业发展速度较快。
根据应用领域不同,遥感卫星可分为气象遥感卫星、陆地卫星和海洋卫星等多个类型,其中气象卫星应用需求最为广泛。伴随着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卫星遥感应用逐渐深入民用领域,未来在防灾减灾、环境监测、城乡规划、资源勘探、精准农业等领域应用需求较高。
我国地大物博,地理信息行业探索空间广,随着近几年地理信息行业规模持续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带动遥感卫星市场需求攀升。为促进共享经济、数字经济行业的快速发展,相关企业以及政府对于高精度、高安全性、高质量的地理信息服务需求增长,进而促进遥感卫星行业快速发展。
由于遥感卫星行业发展前景较好,在全球中较多企业布局,在全球中,美国遥感卫星数量位居第一,约有450颗,占据全球遥感卫星总数量的54%左右,其次是中国,拥有135颗遥感卫星,在全球中占比为20%,排在第三的是日本,遥感卫星数量约有30颗,占比为5%,俄罗斯、法国、印度、德国、意大利等国家遥感卫星数量较少。
目前我国从事遥感卫星运营的企业主要分为商业运营商以及政府运营商,代表企业有中国卫星、北斗星通、中国卫星通信、亚太卫星、鑫诺卫星等。从遥感卫星服务需求方面,当前遥感数据多服务于社会,政府仍旧是遥感卫星主要购买者,但是随着资本逐渐加入,将促使遥感卫星商业化发展。
新思界
产业分析人士表示,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逐渐成熟,共享经济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市场对于地理信息服务需求攀升,进而促使遥感卫星行业快速发展。目前我国遥感卫星发射量较高,但运营企业多为政府机构,遥感卫星行业商业化程度相对较低,未来仍有较高拓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