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5日,我国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架机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成功首飞。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单通道民用飞机,其座级为158-168座,航程为4075-5555公里,经济寿命达9万飞行小时。2018年2月6日,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宣布将在2021年交付首架C919单通道客机,国产大飞机进入商业市场领域。
现阶段,国际市场上主要的单通道客机以波音737和空客A320为主。我国国产大飞机C919的成功试飞意味着我国产业升级的领域,已经从过去的造船、高铁、卫星、核电站,进一步拓展至“大型客机”,实现了大飞机国产化,提升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打破了国外巨头的垄断和封锁,赢得广阔的市场空间。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8-2022年中国飞机行业竞争格局与主要竞争对手分析报告》显示,预计到2034年末,我国航空公司客机机队规模将达到6350架以上,其中大型喷气客机占比为85%,支线客机占比为15%;货机机队规模将达到700架以上。全球市场上大型飞机的需求量更大,预计未来20年,全球市场约需要2.6万架单通道客机,我国大飞机市场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截至到2018年2月26日,国产大飞机C919已经累计获28家客户共815架的订单量。
大飞机制造主要分为航空发动机制造,机载系统制造,机体系统制造等三大部分,主要涉及航空发动机、航电、飞行控制、机电、新材料、航空维修和飞行培训等一系列产业链。随着C919的生产和交付,将带动金属材料、冶金加工、数控机床、动力控制等航空产业链上下游环节,促进我国相关的航空制造业得到快速发展,产业集群将因此加速成型。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我国国产大飞机距离实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中国大飞机发展的同时,波音空客等行业巨头的各种竞争也会随之展开。机身复合材料和发动机技术是大飞机制造的核心技术,现阶段我国企业还未掌握,欧美企业不会对中国转让这种技术,且会严厉限制及管控这些技术流向中国。想要实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我国大飞机还面临着技术突破的重任,生产完全国产化,是我国大飞机制造行业未来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