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建设是国家基础建设的重要促成部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现代化和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受到政策大力的扶持。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远未结束,基础实施建设潜力依旧巨大,轨道交通装备行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同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将拉动国际市场需求的增长,城市轨道交通需加快“走出去”,把握国际市场机遇。在此背景下,提高轨道交通装备国产化率至关重要。
国家先后发布了一系列有关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文件,提出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的目标、方针、政策以及组织和管理办法。随着我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技术的不断提高,主要装备的国产化率将会进一步提升,随着装备国产化率的提高,行业成本将大大降低,盈利能力将会提升。预测2020年我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销售利润率有望达到18%,总资产报酬率有望升至11%以上。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7年轨道交通行业细分市场深度调研报告》显示,截至目前,在城轨交通车辆与机电设备十大系统中,信号系统国产化率只有50%-60%,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国产化率为60%-70%。深圳地铁1号线信号系统国产化率为53.91%,通信系统国产化率为54.6%,屏蔽门为54.4%,防灾报警系统(FAS)为66%,车辆段设备为72.9%;广州地铁2号线车辆国产化率为61.83%,自动售检票为62.5%,屏蔽门为77.2%。
2017年深圳地铁1号线设备国产化情况分析
数据来源:新思界产业演技中心
由于这些设备系统国产化率偏低,直接影响设备综合国产化率只能徘徊在70%左右。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投入成本,虽然已经实施装备国产化计划多年,但是由于装备平均国产化率仍然偏低,所以城轨装备成本始终降不下来。所以,加快关键装备国产化是降低城轨建设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快装备国产化的关键在于核心技术的研发。
核心技术市场巨大,国产化足以对抗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最直接的受益行业是信号系统机车车辆等设备制造业。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行与控制系统获益尤多,城市轨交信号系统CBTC渐为主流。CBTC系统摒弃了传统的轨道电路,以无线网络通信平台作为车地通信媒介,实现车对地高精度列车位置报告以及地对车LMA安全数据通信。
新思界
机械装备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我国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城轨市场,以信号、车辆为代表的核心装备技术自主化对于支撑行业未来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尤为关键。而CBTC具有灵活的系统分级控制架构、运营效率高、便于维修、易于延伸和改造升级等众多技术优势,日渐成为城轨信号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城轨信号系统的首选制式。所以为抓住未来机遇及降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提高设备技术水平,促进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实现CBTC国产化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