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财经 > 数据 >

大宗商品再迎寒冬 中国因素引起注意

2015-12-15 11:09      责任编辑:孟晋    来源:http://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大宗商品再迎寒冬 中国因素引起注意
 
        11 月 5 日,国内大宗商品多数下跌。塑料跌 3.38%、PP 塑料跌 2.61%、玻璃跌 2.13%、沪镍、沪银、橡胶、沪金、热卷、豆粕、铁矿、PTA ( 精对苯二甲酸 ) 跌幅均逾 1%。涨幅方面,沥青涨 1.45%、沪铝涨 1.44%、淀粉涨 1.14%。

        就在 11 月份的首个交易日,国内主要大宗商品价格大多收跌,其中跌幅最大的农产品菜籽油期货尾盘跌幅超过 3%,逼近前期创下的低点,为市场蒙上了一层阴影。

        这一状况在国际市场上也有同样的表现。继 10 月份下挫后,11 月开局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依然弱势,商品市场的持续阴跌或使今年的跌幅超过去年,有望刷新金融危机以来最差的年份。

        大宗商品价格集体低迷,生产性企业首当其冲。由于国际铝价已近 6 年低位,生产变得无利可图,美国最大、全球第三大铝材生产商——美国铝业公司 11 月 2 日宣布大幅削减产能,导致美国铝材冶炼行业产能因此减少约三分之一。

        在此境况之下,石油行业也面临同样窘境。过去一年中,油价已下跌逾 40%。今年,石油输出国组织 ( OPEC )预计在全球范围内削减 1300 亿美元的石油项目。OPEC成员本周开会,重点讨论如何调整开支以及未来的长期策略。可见, OPEC 成员国已经开始担忧石油价格的长期低迷,并着手应对了。

        2008 年金融危机后,全球主要经济体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同时扩张财政支出,使得全球总需求提升,大宗商品市场同步走高。但 2011 年以来,大宗商品市场开始步入调整期,而价格的一步步走低正是这种调整的表现。

        今年上半年,大宗商品市场一度告别跌势,亦曾短暂上行。如今重回跌势,高盛迅速调低了对大宗商品的价格预期,首要原因是美元走强、能源价格持续下跌、输入成本下降,以及矿业生产力改善预期等因素导致的成本通缩。

        此外,中国和欧洲的需求低于预期,也是高盛看跌大宗商品的原因之一。由于中国经济转型仍在继续,决策者计划改变由固定资产投资驱动的经济模式,加上经济增速放缓,这些都将压低大宗商品需求。到目前为止,受影响较大的是钢铁产业,高盛预计,今后铜矿产业将会是新的“受害者”。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员认为,中国经济放缓对于大宗商品市场造成的外溢效应,可能有些被夸大了,毕竟全球不少国家的经济形势在此前就已经非常疲软,欧洲经济增长始终不太乐观,美国复苏也不如预期的那么强,因此不可能将问题都归因于中国。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