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思界资讯 > 思观点 >

2016年中国污泥制肥行业发展现状

2016-07-15 18:21      责任编辑:冯道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2012-2015年,中国污泥产量年均增速超过10%,2015年污泥产量近4000吨,而我国污水处理长期存在“重水轻泥”的想象,污泥处理率不到50%。目前,我国污泥处理的方式主要有:填埋、焚烧、制肥、建材。其中填埋是最主要的方式,在广大偏远地区仍在使用,大城市的填埋受土地资源限制受到制约,转而采用焚烧的方式。污泥的商业利用非常有限,建材、制肥是目前污泥制肥商业开发的主要方式。

        污泥是一种有效的生物资源,含有促进农作物生长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采用先进的技术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后达到国家污泥处置标准,加入一些肥料,可制成颗粒有机肥、复合释缓肥等,作为肥料,不但可以节省大量的污泥终端处置费用,还可以为农田增添有机质,实现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污泥制肥是曾经令无数人憧憬的一条发展道路,但是在现实的发展中遇到种种的困难。

        新加坡沃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沃邦环保)是较早进入我国污泥制肥领域,并大规模生产的企业。污泥制肥项目由新加坡沃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与江苏无锡市政府有关部门组成的合资公司沃邦(江苏)生态肥业有限公司负责实施。

        2007-2010年,沃邦环保投资的主要项目有:1、江苏省无锡市太湖1万亩水葫芦种植、打捞及资源化示范工程,年处理水葫芦30万吨;2、江苏省无锡市200吨/日市政污泥处理处置示范工程;3、江苏省金坛市50吨/日市政污泥处理处置示范工程;4、江苏省盐城市年产20万吨沃邦生态肥料生产基地项目。其污泥处理量达到250吨/日,是当时全国最大的污泥制肥项目,沃邦环保踌躇满志,设想的以无锡为试点进军全国污泥处理市场成为污泥处理领域的标杆企业。不随人愿,5年之后,沃邦环保与无锡市政府分道扬镳,转让了全部股份,剥离了扎手的污泥制肥业务。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对沃邦环保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沃邦环保失败的原因及污泥制肥行业发展的阻碍因素有以下几点:

        1、责任划分不清,责任监管不够。污泥处理处置问题首先源于管理体制上的混乱,而管理体制的混乱首先是责任主体的缺位。污泥处理处置责任主体不明确,是制约污泥处理处置管理体制得以理顺的关键因素。责任主体不明确有三个主要原因:①是传统的污水处理厂并非一个民事法人主体,而是事业单位,是为政府义务服务的附属实施机构,无法独立承担有关责任;②是污泥处理没有专门的经济支撑体系,一般城市污水收费尚不足以维系运行,污泥处理运行费更无着落,使得责任被旁置;③是过份强调“资源化”技术路线,误导了企业和政府把污泥处理处置作为有价值的资源,而非一种责任。

        2、核心政策缺失,资金投入不足。相关政策多集中在技术指南等细节性政策上,主管部门、责任划分等仍不明晰,决定行业整体发展方式的核心政策至今仍是空白。尤其在投资方面更是缺乏明确指向,《“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虽然规划347亿的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市场,但与污水处理近4000亿的投资计划相比,实属杯水车薪。

        污泥制肥的生产、储存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近几年,中国经济城镇化不断提高,城市用地日益紧张,污泥制肥项目用地在没有政策支持的情况下很难得到政府的批准。沃邦环保在无锡的污泥制肥项目是与市政府合作下才获得的土地使用权,在同政府的谈判污泥制肥的补贴时,政府财一方面政资金不足另一方面也认为“制肥”环节有利可图,降低了补贴标准,这对后期的经营造成了致命的影响。

        3、产品销售不畅,终端应用受阻。污泥制肥的产品是生物肥或者生物复合肥,这种肥料适合改良土壤上,但是在肥效上不如化肥。即使是复合肥的价格低于化肥,农民也不愿意接受。沃邦环保的生物肥在肥效不低化肥之后,开始添加肥料生产复合肥,政府又对生物肥进行补贴,其价格远远低于化肥,产品的销售一度情况好转,但是在农民使用之后又纷纷放弃该产品选择化肥,产品的销售又重新陷入困境。

        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而污泥的产生是连续性的,污泥制肥的不间断生产造成极大的产品库存压力,这种压力在短期内又不能解决,在下游销售受阻的情况下,企业很难有回旋的余地。

        污泥制肥是污泥无害化处理,变废为宝使土地资源得以循环使用的重要方法。沃邦环保内部对污泥制肥项目做了深刻的反思,认为污泥制肥在污泥处理领域仍然是有发展前景的,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把发展的重点放在偏远的二、三线城市,处理好与当地政府的关系,这样更易于获得土地审批权;2、做好战略规划,把污泥制肥的盈利放在政府的补贴上,把肥料的销售作为一个补充,减少复合肥中不必要的投资,缩减成本;3、把污泥处理终端的产品定位在土壤修复剂上,而不是肥料,发挥产品的优势;4、终端产品的销售,把客户定位在市政园林单位中,最好在成立初就以参股的方式引入。

关键字: